功曹脸色有些发白,但最后还是咬了咬牙:“属下遵命!”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让功曹庆幸的是,次日清晨,还没等他出城去面见那群不速之,对面就派来了使者,到了城下喊话,说要与城中主事之人商议诸事。大喜过望的功曹赶忙一面令人请县丞来,一面垂下箩筐,将出使的黄平拉上城头。黄平刚刚迈出箩筐,功曹便对其躬身长揖道:“在下赣县功曹王柯,不知贵使上下名讳!”
“在下黄平,乃是讨逆校尉魏聪麾下参军,奉校尉之命前来城中!”黄平拱了拱手:“快带我去见贵县县令,我好将校尉之命传于他!”
“县令昨日中了毒箭,卧病在床。”功曹笑道:“城中现在是县丞主事,我已经派人去请,请稍候便是!”
“县令被毒箭射伤?有这等事!”黄平吃了一惊,他倒是知道魏聪已经往赣县派了内应,这刺伤县令之事想必就是那内应干的,但他没想到会这么快、这么有效。
“这不是你们派人干的?这里却装的像!”功曹腹中暗骂,脸上却不敢发作,只是赔笑。片刻后县丞到了,赶忙与黄平见过了礼。听到黄平表明了自己身份,县丞松了口气:“既然也是朝廷兵马,那为何前来赣县?”
“没有办法,蛾贼势大,我家校尉麾下兵寡,不足以讨贼,冯车骑便命我家校尉先收豫章南部未被蛾贼袭扰诸县之众,再解南昌之围,讨平豫章、丹阳、吴郡等地蛾贼!”
“既然如此,魏校尉只需派一使节前来便是,何须劳动这么多大兵?”县丞苦笑道。
“我家校尉派过,但各县皆云本地有贼寇袭扰,无余兵可派,我家校尉只好自行来收兵,县丞,你县中有无贼寇?要不要留兵把守呀?”
“最大的贼寇就是你们!”县丞腹中暗骂,面上去挤出笑容:“贵使说笑了,有校尉虎威在,敝县哪里还有贼寇!”
“那就好!”黄平见县丞服了软,也露出一丝笑容:“若是其他县都能像贵县这般讲道理就好了,也可免去许多没必要的死伤。”
“正是,正是!”县丞偷偷看了看不远处岸边,只见四五条船已经搭上跳板,数百名身披铁甲的兵士已经下船,在岸边列阵,他们身上的甲叶和铁制武器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,更多的民夫正在从船上下来,开始挖掘壕沟,显然,他们是在准备在江边修筑营寨,为后面的大军上岸做准备。
“小人斗胆问一句!”主薄小心翼翼的问道:“贵校尉在本县收兵众之后,是会立刻北上解南昌之围,还是要继续这般呢?”
“这就不是在下所知得了!”黄平笑道:“不过眼下蛾贼势力极盛,光是豫章一地的蛾贼就已经有不下十万之众,这绝非仅凭我家校尉眼下这点兵可以击败的!”
“十万之众?怎么会这么多?”县丞已经是瞠目结舌。
“我怎么知道?”黄平苦笑道:“这还仅仅是豫章一地,丹阳、吴郡、庐江、九江、广陵也有,当然,贼势最盛的还是江夏,贼首大贤良师刘辛就是在江夏郡,其众有十余万,车骑将军正领兵与其激战,不过最近听说荆南的武陵蛮又活动起来了,形势着实不利呀!”
县丞等人被黄平这番半真半假的说辞给吓住了,若是依照黄平所说的,整个长江中下游流域几乎到处都有蛾贼,那这场平叛战争的规模要比他们想象的大得多。
“所以你们明白了吧!”黄平叹道:“此乃非常之时,不得不有非常之行,我家校尉若是不用非常手段收各县之兵,等到蛾贼攻破南昌,十余万众向南边压过来,每个县那区区两三千人不过是螳臂当车,大伙都是死路一条。”
“不错,不错!”
“黄参军所言甚是!”
“魏校尉的良苦用心,我等钦佩不已!”
城头上众人听了黄平这番话,已经信了六七分,毕竟城外的铁甲都不是假的,这绝非蛾贼所能拥有,而他对当前形势的描述,与众人从其他渠道所得到的并无矛盾之处,只是内容更多,范围更广。更要紧的是,从庐陵逃来的难民口中他们得知,这群不速之虽然来的突然,但是进城之后并没有屠城,也没有大规模抢掠居民的财物,只是征收了一些粮食、马匹驮畜等军用物资,这些与常见的强盗和蛾贼的做法是完全不一样的。
“黄参军!”县丞笑道:“我等都明白魏校尉的一片苦心,只是城中户口众多,若是兵士进城,只恐发生冲突,反不为美,所以——”
“县尊的意思是不希望我军兵入城惊扰百姓是吗?”黄平笑道。
“不错,不错,在下真是此意!”县丞喜道。
“这个我家校尉已经考虑过了,所以他将大军在对岸驻营,在这边只布置了两百人!”黄平往江边正在立营的兵马指了指:“列位现在可以放心了吧?”
“放心了,放心了!”众人闻言皆大喜,他们原先只敢想让魏聪将军队放在城外,却没想到对方干脆将军队放在对岸,只在这边放了四五百人,这无疑让他们对魏聪更放心了。
“既
第129章 条件(1/3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